案件警示核心:“能帮你停息挂账、优化债务!”——这样的宣传让不少负债人动心,却不知背后藏着违法陷阱。湖北云梦县一个犯罪团伙,打着“法律咨询公司”旗号,伪造3000余份重疾、收入、困难证明,帮3000余人骗办停息挂账,最终12人被判刑,涉案金额超1000万元。本文还原这起金融骗局的运作链条与法律后果。
一、骗局起源:从“受益者”到“操盘手”,负债人转型开公司
2022年2月,赵某因无力偿还信用卡欠款,在网上找到业务员邓某(另案处理),通过对方提供的“停息挂账”服务缓解了债务压力。这次经历让赵某嗅到了“商机”——身边不少人面临信用卡催收、网贷逾期问题,“帮人解决债务还能收费”,这门生意似乎“稳赚不赔”。
团伙组建与扩张路径
-
2022年2月:赵某通过邓某体验“停息挂账”,发现市场需求
-
2022年6月:赵某联合邓某、李某、黄某成立首家“法律咨询公司”,主营停息挂账、债务延期
-
2022年10月-2023年8月:陆续注册4家同类公司,扩大业务规模,通过网络平台引流客户
看似“正规”的法律咨询公司,实际做的却是“造假骗贷”的勾当。承办检察官指出:“他们所谓的停息挂账,本质是用伪造材料欺骗金融机构,延长还款期限,属于违法操作。”
二、骗局运作:伪造99枚印章+3000份证明,1700人“蒙混过关”
这个团伙有明确的分工:有人负责引流客户,有人对接伪造材料,有人跟进申请流程,形成了一条“造假-申请-收费”的完整黑色产业链。
核心操作步骤
-
业务员与客户沟通,明确申请停息挂账需提交的证明材料
-
客户无法提供材料时,推送伪造人员郑某的微信
-
郑某收取费用后,伪造重疾诊断、收入、困难等证明
-
业务员协助上传虚假材料至金融平台,申请通过后收取服务费
查获涉案物品清单
-
作案手机400余部、电脑23台
-
伪造印章99枚(含国家机关、企业、事业单位印章)
-
虚假病历1700余套、各类证明3200余份
-
光敏印章机、打印机等造假设备
2023年12月,某金融集团报案称:其旗下网贷平台发现200多名客户用伪造的癌症诊断证明、住院票据申请停息挂账,导致353万余元逾期本息无法收回。公安机关介入后查明,全国共有1700余名借款人通过该团伙的虚假材料骗办了停息挂账,给金融机构造成巨额坏账。
三、案件查办:12人落网+退赃400万,证据链锁定全部罪行
2024年1月,公安机关展开抓捕行动,先后抓获郑某、肖某等9人;黄某、李某、赵某因自知难逃法网,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。案件查办过程中,检察机关提前介入,引导警方固定关键证据,破解了“量刑证据不足”的难题。
关键办案突破点
-
证据真伪鉴定:选取不同省份、机构的证明材料,到对应单位比对,剩余送鉴定机构,确认所有印章和证明均系伪造
-
量刑数据碰撞:通过嫌疑人手机微信群聊关键词(客户姓名、微信号),与郑某的造假记录比对,锁定12人的具体造假业绩
-
追赃挽损:冻结涉案账户资金,督促嫌疑人退缴违法所得400余万元
经审查查明:截至2024年1月,该团伙共伪造各类印章99枚、证明材料3200余份,帮3000余人骗办停息挂账,违法收取服务费1000万余元,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。
四、判决结果:12人获刑,刑期10个月至2年1个月
2024年8月8日,云梦县检察院以“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”和“伪造公司、企业、事业单位印章罪”,对李某、郑某等12人提起公诉;同年12月17日,法院开庭审理,12名被告人全部认罪认罚。
最终判决结果
被告人 | 罪名 | 刑期 | 罚金 |
---|---|---|---|
李某、郑某等主犯 |
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 伪造公司、企业、事业单位印章罪(数罪并罚) |
1年-2年1个月 | 8000元-1.2万元 |
部分从犯 | 10个月(适用缓刑) | 4000元-6000元 |
法院认为:该团伙伪造国家机关、企业、事业单位印章,制作虚假证明材料,帮助他人骗取金融机构债务救济政策,其行为已构成犯罪,且涉案金额巨大、影响恶劣,依法应予以惩处。鉴于部分被告人有自首、退赃、认罪认罚等情节,依法从轻判处。
五、法律警示:“债务优化”≠“违法造假”,负债人别踩坑
这起案件给两类人敲响警钟:一是负债人,切勿相信“花钱就能办停息挂账”的宣传,通过虚假材料骗贷不仅会影响征信,还可能涉嫌诈骗;二是从业者,伪造国家机关印章最高可判10年有期徒刑,切勿为了“赚快钱”触碰法律红线。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八十条规定:伪造、变造、买卖或者盗窃、抢夺、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、证件、印章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、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,并处罚金;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伪造公司、企业、事业单位、人民团体的印章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、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,并处罚金。
化解债务的正确方式是与金融机构协商沟通,或寻求正规法律咨询,而非走“造假骗贷”的歪路——违法手段看似能解燃眉之急,最终只会付出更沉重的法律代价。
-
2024-11-06【官方公告】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协助警方成功破获多
近期,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协助警方成功破获了多起涉及信用卡“债务优化”、“反催收”和“征信修复”的违法案件,抓获了二十余名犯罪嫌疑人。这些犯罪团伙通过非法手段试图逃[...]
-
2024-09-23重庆警方破获跨20省市“解债”诈骗案,24人被抓,判处
近日,重庆警方成功破获一个以“解债”和“债务优化”为名进行诈骗的犯罪团伙。该案涉及重庆、四川、云南等20多个省市,涉案金额巨大。专案组经过数月的努力,终于揭开了这个灰[...]
